行業資訊
- 解決養老服務人才供給不足的六條路徑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12/27 0:00:00
- 我國正步入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在養老服務領域,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多樣化、多層次、多種類的需求不斷增長,需要大量養老服務專業人才提供專業化的服務。但是,目前我國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總體上呈現數量少、質量差、人才供給不足和人才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養老服務行業吸引力差,相關保障缺乏,大量低端人員從業,扭曲了養老服務業的公眾認識,形成當前養老服務人才“供不應求”。表現在供需矛盾上為“四個不充分”和“四個不平衡”。四個不充分,即中高端管理人才嚴重匱乏、專業人才數量不充分、人才的服務能力不足、人才培養和供給能力不充分。四個不平衡,即居家社區與機構養老服務人才之間結構的不平衡,東中西部人才分布區域的不平衡,農村與城市養老服務人才之間的不平衡,人才內部結構的不平衡。這些不充分和不平衡,影響著老年人對養老服務專業化需求的滿足,成為制約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瓶頸。
解決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問題,應注重發揮政府和市場力量,以就業為導向,拓展專業教育,提升教育層次,創新培養機制,提高培養質量。從人才開發、評價體系、專業教育、市場培訓和志愿者服務等方面入手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積極探索養老人才培養機制創新的有效路徑。
第一,打通人才培養的“立交橋”和“高速路”。伴隨養老服務對象的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醫養結合模式漸漸出現,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也相應需要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一是鼓勵高校依法自主設置和調整相關專業,培養知識型人才、養老服務型人才、高級管理型人才、技術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等,充分滿足市場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二是加強專業建設。建立以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為主體,其中涵蓋護理、社會工作、健康管理、康復治療、康復輔具應用、社區服務等。開設老年照護、失智老人照護、老年旅游、老年產品設計、運用和營銷等專業。三是提升老年教育辦學層次。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在養老服務管理、康復治療、家庭服務等學科招收研究生,增加學位授權點,形成學士、碩士、博士等多層次養老護理人才梯隊。滿足養老服務業不同層次和不同領域的需求。2014年教育部、民政部等9部門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適當增加社會工作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在社會學、老年學、人口學、康復治療、家庭發展等學科招收培養研究生,為養老機構和職業院校等輸送業務骨干和高層次教學科研人員。
第二,建立養老服務人才培養、考核、評價、激勵、流動制度。一是制定《國家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發展規劃》,以資格培訓、任職培訓、學歷培訓等為抓手,開展養老服務專業培養和培訓。強化人才培養的應用性和專業性特征。二是出臺養老人才績效考評辦法,推行養老人才的登記制度。三是建立和完善養老專業人才的職稱和職業資格評定機制,建立職稱和職業資格評價體系。四是創新養老服務人才流動制度。給予獎勵、上升和流動的機會與專業發展空間。如2017年初,北京市出臺了《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實行優惠政策,擴大人才來源渠道,鼓勵衛生專業技術人才轉崗養老行業,鼓勵家政服務人員、醫院護工和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從事養老服務,鼓勵養老服務、養老護理、醫療護理等相關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到養老行業就業,鼓勵退休醫務工作者、低齡老年人參與提供為老服務,充實養老服務人才隊伍。
第三,招生、就業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城市下崗職工和進城務工人員為居家養老服務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資源。要吸納有一定技能和業務素質的下崗職工到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崗位上,既為當地失業人員和農村剩余勞動力開辟新的就業渠道,也為居家養老服務建立基本的服務隊伍。利用京津冀一體化和“一帶一路”發展機遇,與精準扶貧、扶持貧困地區就業對接,培養養老服務專業人才,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按照民政部關于《全國民政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2020)》,我國養老護理員的數量將增加到600萬。鼓勵職業院校養老服務專業打破地域限制,放寬招生計劃,增加貧困地區招生指標和規模。對于有關養老服務的專業招生實施優惠政策,設立養老服務專項基金和補貼,讓更多的人投入到養老行業中來,拓寬就業渠道,促進社會就業。近年來,一些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從甘肅、寧夏等貧困地區招募適齡女生,通過就業培訓,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到大城市從事養老服務、家庭照料、老人護理等職業,既帶動就業、增加收入,又減少貧困。
第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人才培養培訓。調動院校、養老企業、行業協會與企業聯盟、第三方組織和志愿者在養老人才培養、培訓、認證、實訓、宣傳、服務和咨詢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發揮行業指導委員會在行業、企業與院校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開展相關專業教學研究和指導,有效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建設第三方平臺,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政府拿出扶持資金,鼓勵民間資本建設培訓機構,開展質量檢測、市場培訓等工作。運用新媒體和互聯網推行“養老+”“養老人才+”,創新人才培養培訓新模式。發揮市場導向,加強實踐實訓基地建設,醫養聯動、工學結合,培養接地氣的實用型人才,改變政府“一手操辦”的格局,讓市場和社會組織逐漸擔起社會養老人才的培養和使用責任。
第五,完善政策法規體系,解決人才待遇問題。一是通過制定養老服務管理辦法和配套法規,規范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和商家的經營權利和經濟權利,促進其健康發展。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則體系,對養老服務對象、標準、機構、管理、工作人員等制定規范,做到權責明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崗位設置。鼓勵設置多層次的專業技術崗位,為從業人員打通職業發展通道,實現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三是職稱評定。為養老機構的醫生、護士、康復師等專業技術人員,制定貼合實際的職稱評定、執業資格和注冊考核政策,在資質條件、業績要求等方面與醫院的醫護人員相區別。四是薪酬保障。通過崗位補貼、公益崗位開發以及社會保險補貼等措施,確保養老服務人員獲得合理的薪酬收入。對通過養老護理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人員給予相關補貼待遇。使人才留得住、引得進、出得去。
第六,借鑒國際經驗。借鑒國際促進老年人才教育培養、使用、流動、激勵等做法和經驗,開展課程和教材引進、開發教學標準。通過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和研究生多層次教育,實現養老人才的綜合培養。公立、私立教育加快培訓,將技能培訓與大學教育相接軌,開發和設置更多職業工種和就業崗位群。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社會力量參與等方式培養和培訓養老服務人才。通過培訓和學歷教育,實現養老服務人才專業的職業化與職業的專業化。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大片免费看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
中文在线第一页
|
五月婷婷深爱
|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app
|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
在线国产日韩
|
日韩亚洲第一页
|
影音先锋国产系列精品
|
婷婷丁香激情
|
在线伊人网|
色综合九九
|
欧美一级α片
|
亚洲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
日本四虎影院
|
香蕉福利久久福利久久香蕉
|
亚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色吊丝性永久免费看码
|
青青草原播放器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日本国产欧美
|
香蕉精品在线
|
台湾中文娱乐综合久久久
|
日本黄大片 在线播放
|
日韩爱爱网站
|
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
亚洲www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观看网站
|
亚洲欧洲在线视频
|
最近最中文字幕视频
|
永久在线观看www免费视频
|
天天做日日爱
|
青青草国产
|
亚洲五月七月丁香缴情
|
五月婷婷综合激情网
|
午夜老司机永久免费看片
|
日日夜夜爽
|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
|
亚洲xx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