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美云:智慧養老平臺——迭代和優化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1/10 0:00:00
智慧養老平臺在不斷迭代和優化,目前部分智慧養老科技已經產生了實際效益,即看得見的價值,并得到一定的社會認可。現階段使用較為廣泛的是微信群模式,APP模式也逐漸被老人及其家屬所接受,各類智慧養老平臺,還可以接入相關設備。對于未來不同平臺數據如何打通,打造智慧養老平臺生態是重中之重,需要在迭代過程中不斷去思考的。
一、智慧養老平臺的應用類型
智慧養老平臺在不斷迭代和優化,目前部分智慧養老科技已經產生了實際效益,即看得見的價值,并得到一定的社會認可。今后,還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智慧養老平臺,在此先回顧一下其發展歷程。早期平臺以電話模式為主,近期出現的電視云模式、PC端網頁模式等,比如歌華有線2017年開發的電視云平臺,已具備方便民眾掛號就醫、養老送餐、家政服務等功能。現階段使用較為廣泛的是微信群模式,老人可在微信群中互動交流,也可向群主直接反映自身需求,群主則可以通過微信群發布通知和反饋老人需求等,十分便捷。
APP模式也逐漸被老人及其家屬所接受,老人或家屬可以通過APP平臺了解與自身需求和健康狀況密切相關的各類信息,部分平臺還具備直接購買產品或服務的功能,比如部分醫養結合平臺已開發醫生端、護工端、客戶端等,不僅方便民眾選擇服務,也方便醫生、護工開展醫療照護工作,極大的提升了用戶體驗感與相關工作效率。
空間方面對老人的保護上,電子圍欄、呼叫中心、防走失定位等都在穩步發展,特別是呼叫中心利用率較高,并已經實現數據可視化,能夠快速掌握工作和計劃等重要信息。此外,智慧養老平臺除了面向個人的B2C模式應用,同時也開展面向政府或企業的B2B模式應用。此類平臺可輔助政府進行相關監管工作,北京市朝陽區、東城區等各區的監管平臺以及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都已經發揮作用。
不僅如此,上述的各類智慧養老平臺,還可以接入相關設備,比如三邊設備。一是可穿戴設備,比如智能腕表等老年人身邊設備;二是老年人床邊設備,比如平板電腦、生活電子設備,還包括一些智能機器人等;三是周邊設備,如各種智慧居家平臺等。除上述智慧助老平臺之外,還有其他類型的智慧養老平臺,比如老有所為平臺(如全球離退休人才網)、老年學習平臺、老年婚戀平臺、老年用品平臺、老年旅游平臺等。
二、智慧養老發展演進過程
琳瑯滿目的平臺中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人與人交互方式,二是人機交互方式。總體來講,目前智慧養老平臺的演進將會從智能化和移動化兩個角度演進。
智慧養老平臺不斷迭代,需注意到智慧養老發展是一個演進過程。第一個階段是養老電子化。是指將紙介質的東西變成系統化、電子化,這是1.0版本。目前,部分養老機構和平臺仍然處于這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養老信息化。是指在第一個階段的基礎上做一些數據分析、報表等。前兩個階段更多是從養老機構的信息化來展開的,后來一些驛站和社區平臺慢慢出現了。第三個階段是養老智能化。一方面是智能化設備的接入,另一方面是能否根據智能算法提供個性化推薦和服務。目前,這個階段的應用不算多,養老智能化還需要不斷推動。第四個階段是養老智慧化。有的智能設備很好、很先進,但其是否有實際應用的場景需求,是否針對的老人類型是合適的是有待進一步思考與研究的。老年人與機器之間如何分工?醫生、護理人員和智能機器、設備如何分工?這些都是實現養老智慧化要考慮的內容。需要用合適的科技去解決相應的問題,需要智慧的使用智能科技。
目前,諸多養老平臺尚處于養老信息化階段,在逐步向養老智能化前進,但離養老智慧化仍有距離。
三、打造智慧養老平臺生態是重中之重
上述提到的智慧養老平臺多是單獨平臺,而未來的智慧養老平臺是需要基于生態系統建立的。需要B2C、B2B同步發展將上面的各類平臺進行連接、聯動,包括可穿戴設備、監控設備、輔助設備、APP等。對于未來不同平臺數據如何打通,需要在迭代過程中不斷去思考的。
另外,還需進行多場景的連接和協同,包括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等各類場景都需連接到一起,比如居家的信息數據庫在年紀大了之后能否轉入社區數據庫,之后再轉入機構數據庫等,成立個人專屬的生命歷程數據庫。當然,這些數據如何與醫院、保險、政府監管之間實現共通共享,是下一階段平臺發展的重點。
四、智慧養老平臺的優化與期待
(一)智慧養老平臺的優化
第一是體系化。智慧養老平臺發展中,線上線下協同十分重要,需做到有平臺有服務。另外,必須建立相應支付體系(包括支付能力的探索),有平臺如果支付跟不上,自然也會影響服務的開展。
第二是標準化。品牌化、連鎖化的作用不需要過多說明,從標準化方面看,近年出現了諸多標準,但未來需要具有統一性的標準在不同協會、不同省,甚至不同國家間進行討論。從而使得可穿戴設備、監控設備、APP之間能夠真正做到互聯互通,此外,還需要推動并實現養老服務的業務流程規范化。
第三是規模化。為實現規模化,各類平臺需對老年人做分類,做畫像,提升集約服務能力,實現規模經濟,降低服務成本。
第四是個性化。利用數字化技術,可以建立個人常模,使每個人擁有自己專屬的指標高低線,并基于個人常模做精準推薦和差異推薦,避免出現大水漫灌或信息繭房所帶來的問題。
第五是模塊化。智慧養老平臺需接入很多平臺和系統,平臺之間要相互連接,以后每個單獨平臺應該實現模塊化,像主板上的插件一樣可自由插拔、自由組裝、持續更新。
第六是適老化。包括界面適老、交互適老、人機共融三個層次。目前部分APP已經完成了適老化,但主要是界面適老化。而適老化中的交互適老、人機共融等概念都很關鍵,人和機器分別做哪些工作需結合實際應用場景去不斷探索。
(二)智慧養老平臺的期待
社會各界對智慧養老平臺的發展是充滿期待的,這里提兩個具體的設想或建議:第一,未來的智慧養老平臺應是有多個全國性的平臺,并且各個平臺之間相互連接形成平臺網絡。第二,需要統一平臺登錄入口,目前登錄不同平臺都需要不同的用戶名與密碼,易造成混淆,不利于老年人的使用與推廣。未來或許需要在全局考慮隱私的前提下,做全國性的統一登錄入口,使老年人使用同一用戶名與密碼就可登錄使用不同的平臺。■